綠茶歷史,源遠流長,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,博大精深。中國是茶的故鄉,而綠茶則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茶類,也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,那么綠茶的由來以及故事傳說是什么呢?
綠茶的由來
綠茶是歷史最悠久的茶類。古時,人類采集野生茶樹芽葉曬干后收藏,這在廣義上可以看做是綠茶加工的開始,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。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。則始于8世紀發明的蒸青制法,在12世紀時發明并一直沿用至今的炒青制法,則標志著綠茶加工技術達到成熟階段。
綠茶在我國各大茶類中產量是最大的,其生產遍布于各產茶省、市、自治區。其中浙江、安徽、江西三省的產量是最高,質量也是最優的,為我國綠茶生產的主要基地。在國際市場上,我國綠茶在國際綠茶貿易量中占70%以上,行銷于北非、西非、法國、美國、阿富汗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在國內市場上,綠茶的銷量占茶類銷售總量的l/3以上。同時,綠茶又是生產花茶的主要原料。
綠茶,也稱不發酵茶,是以適宜茶樹的新梢為原料,經過殺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典型工藝程序制作而成的茶葉。其干茶的色澤和沖泡之后的茶湯、葉底均以綠色為主調,因此得名。
茶葉的傳說
茶葉的傳說:傳說是在公元前2737年,神農上山采藥,那天我們的醫藥祖先邊采邊嘗,不知不覺中已嘗了近72種中草藥。草藥中的毒性令他覺得口干舌燥,渾身非常的不舒服,于是便坐在樹下休息,正在這時,幾片樹葉飄落在他面前,憑著往常的習慣,他又撿起樹葉放入口中嘗試,可是令他驚奇的是,過了一會兒神農開始覺得身體舒暢起來,口也不渴了,渾身好像一下子輕松了下來,而口中的樹葉還留給他了一口的清香。......根據記載,茶葉在中國最早是作為藥物使用的。在我國,傳說茶是“發乎于神農,聞于魯周公,興于唐而盛于宋”茶最初是作為藥用,后來發展成為飲料。東漢時期的《神農本草》中記述了以上故事“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支”。
茶-中草藥和蔬菜-茶葉的發現?茶樹原產于我國西南地區。早在三國時期(公元220-280年)我國就有關于在西南地區發現野生大茶樹的記載。1961年在云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(海拔1500米)發現一棵高32.12米,樹圍2.9米的野生大茶樹,這棵樹單株存在,樹齡約1700年。
起初人們將大的茶葉放在水中煮,茶湯用作藥用,嫩葉則作為蔬菜食用,隨著時間的推移,茶慢慢得成為一種珍貴的食品,只為皇家御用。
綠茶的故事傳說
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來看,綠茶最早起源于巴地(今川北、陜南一帶)。據《華陽國志-巴志》記載,當年周武王伐紂時,巴人為犒勞周武王軍隊,曾“獻茶”?!度A陽國志》是信史,可以認定:不晚于西周時代,陜南(今漢中、安康一帶)的巴人就已開始在園中人工栽培茶葉。因此巴人種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是不爭的事實。
另據傳言,綠茶發源于湖北省赤壁市。相傳元朝末年,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,羊樓洞茶農從軍奔赴新(疆)蒙(古)邊城。他們在軍中見有人飯后腹痛,便將帶去的蒲圻綠茶給病者服用。服后,患者相繼病愈。這件事被朱元璋得知,他記在了心里。當了皇帝后,朱元璋和宰相劉基到蒲圻找尋隱士劉天德,恰遇在此種茶的劉天德長子劉玄一。
劉玄一請皇帝賜名。朱元璋見茶葉翠綠,形似松峰,香味俱佳,遂賜名“松峰茶”,又將長有茶葉的高山,命名為松峰山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太祖朱元璋因常飲羊樓松峰茶成習慣,遂詔告天下:“罷造龍團,唯采茶芽以進?!币虼?,劉玄一成為天下第一個做綠茶的人,朱元璋成為天下第一個推廣綠茶的人,羊樓洞成為天下最早做綠茶的地方。
版權及免責聲明: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,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。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囑謹慎食用。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,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,請及時告知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!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!